近两年来,装备领域以“民参军”为抓手,扎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出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随着“民参军”各项措施任务的全面展开,装备领域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常态”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无人机从军用到民用,正经历着与飞机、卫星、GPS等高科技装备同样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6月23日上午,由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举办的2018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机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六楼郁金香厅圆满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以色列等国家的行业组织,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和相关无人机及无人系统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世界无人机联合会新加坡分会会长谢庆辉为本次论坛致辞。
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系统工程学院教授章文晋分享了《无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麦格雷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创办人佐佐木俊一分析了《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技术应用》;马来西亚普特拉大学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Dr. Shattri Mansor提出了《使用LTA概念扩展无人机与边境监视有关的任务和能力》;DB2 Vision公司的执行董事、联合创办人Igno Breukers剖析了《农业领域多光谱图像民主化的重要性》。此外,雪蘭莪投資集團發展部主任Jamie Haniff Ramlee、无人机谷商务大使Uyttersprot Michele及日内瓦伯尔尼大区-瑞士西区经济发展署署长Thomas Bohn分别介绍了马来西亚的无人机型号、比利时无人机谷的产业发展状况及国际无人机标准。
众所周知,由于无人机不存在人体生理限制和健康损伤问题,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搭载多类传感器、影像实时传输、综合效益高等许多优点,并且能够在“3D”环境下执行任务,不仅在军用领域,更在民用领域的地位和作用越发显著。
2016年,商业无人机行业的市场总值为13亿美元; 2017年无人机产、销量大幅增长39%,达300万台,全球无人机产值预计将达60亿美元(约412亿元人民币),增加34%。
未来五年,商业无人机行业的市场总值将迅猛增长,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0亿美元,为2016年的将近12倍。而其出货量,将突破62万架,是2016年的六倍。
截至到2017年12月31日,2017年国内民用无人机产量达到290万架,同比增长67%。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深圳的无人机产值已经达300亿元,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的70%。
现在,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诸多领域已显现出“无人机+行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势头。例如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电力及石油管线巡查、应急通信、气象监视、农林作业、海洋水纹监测、矿产勘探等领域应用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此外,无人机在灾害评估、生化探测及污染采样、遥感测绘、缉毒缉私、边境巡逻、治安反恐、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业内人士认为,世界是一个地球村,国家制造水平正成为国家实力的彰显,国内无人机企业乃至中国制造还只能称之为“大”,但距离“强”,我们还需要秉持民族精神,再学习一点匠心精神。
但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及“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必将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