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争取政府支持,保证建设开展。各试点单位普遍把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平安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部分试点单位的市政府把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从更高层次上推动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是加强横向协调,保证建设进度。各试点单位普遍形成了“政府牵头、公安机关为主、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地公安、发改、财政、城建、交通等部门加强协调、相互沟通、共同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据统计,在开展试点期间,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各投入资金100多亿元。
三是规范建设程序,保证建设质量。各试点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规范建设程序,严格建设质量,从需求调研、制定规划、方案论证、招标评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层层把关,确保建成后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达到质量要求,满足现实需要。
目前,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局部地区已形成了网络。据北京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7月统计,2004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指导和组织社会各方建设报警监控系统超过了前20年的总和。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我们丰富了公安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手段,提高了防范打击的能力;增强了公安机关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强化了对社会面的控制;实现了警力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服务了民生;强化了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有效维护了人民警察的合法权益。
中国公共安全:在涉奥城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李明甫: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在奥运安保工作中建设、使用了一批以安防产品、系统为主的高科技器材、设施,也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的主题。一是构建以视频监控为主体的奥运火炬传递线路技防系统。二是构建了以视频监控、周界报警、出入口控制、安检防爆为重点的涉奥场馆、驻地、相关场所的综合防范系统。三是构建了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奥运会票证系统,确保了证件设计、制作的安全、可靠。
中国公共安全:在安防技术科研攻关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李明甫:近几年,我们以科研为主线,推动了安全防范技术的进步,形成了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相结合的联合创新与应用机制,实现了通过项目带动安防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利用科研成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科技局从2005年起连续三年设立了城市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科技专项研究课题,投入经费120万,设立了25个管理和应用技术类的部级课题,着力解决一些我们不容回避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公共安全领域防控体系建设或综合性强、对行业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机制、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难题。
我们组织开展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研究工作,选取了社会治安风险、动态预警、综合防控体系效能评估及应急处置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治安动态监测、预警防范、综合处置系统集成平台技术应用研究与示范、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三个方向对涉及报警与监控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国家拨专款1500万元用于上述三个方面7个专题的研究。
中国公共安全:在抓好安全技术防范基础工作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明甫: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主要内容的“三基”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以固本强基为主线,努力做好安全技术防范基础工作。
标准化工作是安防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我们工作和执法的依据,我们始终把安防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做。
一是抓标准化机构队伍建设。为了规范如虹膜、掌纹、声纹等这类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在2007年,成立了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应用分技术委员会,具体负责开展相关标准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了规范安防领域的视音频的编解码,我们成立了“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联合工作组”。
二是抓当前工作中急需的标准。当前,各地公安机关都在加紧开展以覆盖社会面和公共场所为主的安防系统建设,这些系统与以往的安防单体工程存在着很大区别,没有现成的技术标准可以遵循,因此我们集中精力,组织制定了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标准体系。到目前为止,体系中的18个标准已发布12个,剩余6个有望在近期出台。
三是紧抓其他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近四年来组织制定了47个安防标准,修订了7个安防标准,占现行标准数量的54%。
开展公安信息化工作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工作中也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基础工作的开展,逐步的将一些工作、业务实现信息化管理。一是制定标准。按照信息化工作三个统一的要求,我们于2005年率先着手制定了《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代码》和《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信息基本数据结构》;二是开发平台。配合现在正在开展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组织开发了“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信息平台”,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加快了交流的速度;三是软件应用。配合逐步开展的安防基础数据调查工作,我们请公安部信息所编制了安防系统的普查软件,并由天津、西宁等地进行试用,为下一步全国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