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1日刊文《春运“买票难”问题仍未解决》说,内地春运战役已经拉开帷幕,“一票难求”问题再次浮上台面。有关部门此前提出一系列措施,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仍值得探讨。究其“购票难”缘由,主要还是来自于供求关系问题,当前铁路不能够满足民众的需要。
文章摘编如下:
内地春运战役上周六(1月30日)正式拉开帷幕,“一票难求”问题再次浮上台面。尽管有关部门此前提出一系列措施,只是作用在于怎么“送”到民众手里,并没有着力于增加供给环节。此举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仍值得探讨。
权威部门预测,从1月30日截至3月10日,40天春运战役时间里将运送超过25亿人次。距离2月14日(大年初一)不到半月,春节前两天将是返乡的最高峰,按照铁道部大多提前10日订票的规定,最近,订票高峰已经来临。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往年存在的那些“从正规管道买不到票,走后门却能搞到票;从售票点买不到票,票贩子手里却掌握很多票;站票还要支付与坐票同样的价钱”等诸多问题,仍旧并未得到解决。
在此之前,一些地方铁路局实施“火车票实名制度”等手段,试图以此打击票贩子贩卖问题,但是,很明显此招数只是转移了民众对于车票“饥渴”的注意力而已。首先,实名制不能提高运输能力,并且造成原本就拥堵不堪的人龙更是大面积拥堵。而且,制造假证件的技术远比造一张火车票的水平成熟。
铁路网未满足民众需求
究其“购票难”缘由,主要还是来自于供求关系问题,“一票难求”主要来自于当前铁路不能够满足民众的需要。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铁路营业里程只有9万公里,对于中国近14亿人口,显然仍嫌不足。
而在中国,铁路一向被视为国家经济命脉,对于开放经营比较谨慎,铁路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既然金融等敏感行业都已经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铁路为何不能打破现有的垄断,引进这些资金进入,真正地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