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满怀激情投入2013年金色秋天怀抱的时候,欣喜地迎来了《中国公共安全》杂志创刊20周年。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们准备策划制作一期专题以之纪念,同事对我说在杂志创刊20周年的专题里,应该留下一点文字。是啊,《中国公共安全》创刊20周年了,我也不知不觉担任了十年主编,作为一个与之相伴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的编辑者,是完全应该的。
可是,我该写一点什么呢?是写一段回忆的文字?还是写一篇激昂文章?细细回味杂志20年的发展,除了我们跋涉耕耘外,最根本的动力源于读者。没有读者的支持,杂志的发展寸步难行,没有读者的认可,就失去了杂志发展的动力。跋涉、耕耘、感谢就成为我为杂志创刊20周年专题文章的主题。
跋涉
20年的历程,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记载了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历史,编织了编辑部自己的故事。翻阅每一期《中国公共安全》,它犹如一本安防行业发展的教科书,引导着安防行业前行之路,凝结着作者的汗水,编辑人员的辛劳。20周年260期杂志,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数字编码,也不是一本本杂志纸张厚度的平面堆积,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年复一年的文化累积与内涵积淀。从1993年出版全国第一本安防杂志,到今天拥有30多万忠实读者,来之不易。
199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公安部等17部委组成的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安部,由时任公安部部长助理李润森兼任办公室主任。为了宣传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决定办一本刊物——中国公共安全产品行业综合信息杂志,并将杂志放在公安部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出口办公室深圳办事处承办,时任办事处副主任的杨金才(现任杂志社社长)成为杂志创办人。
既然是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信息的杂志,其报道的方向当然应该围绕公共安全产品技术和信息。当时确立杂志的宗旨是:宣传社会公共安全产品,传播社会公共安全产品信息,推广公共安全产品技术,促进公共安全技术产品应用。
在杂志社成立之初,以什么形式办刊?是靠财政扶持,还是走市场运作的路,曾经引起过一些讨论。最后结论是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行业管理办公室是一个部委联席办公机构,没有专门经费,办刊经费从哪里来就成为一个大问题。从来没有和杂志打过交道的杨金才经过斟酌,决定自己筹集经费承担承办杂志的重任,走市场之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己养活自己。
二十年前的9月20日,就在深圳市罗湖区红宝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里,中国第一本安防杂志――《中国公共安全》(原中国公共安全产品行业综合信息)正式创刊。虽然只有薄薄的64个页码,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安防时代。
杂志刚刚创刊,没有人知道,知名度等于零,怎么样才能让读者知道呢?怎样才能让广告客户知道呢?怎样才能让杂志树立一个高起点呢?对于没有和媒体打过交道的杨金才来说是个问题,他采取一个最吸引人眼球的办法——办一本全彩杂志,因为当时全国全彩的杂志非常少,并免费赠送给相关的读者,以提升杂志的知名度。
《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的发展可以分为二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从1993年创刊到2003年的摸索发展阶段,第二个十年是从2003年到2013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如果说前十年是杂志发展里程碑,那么,后十年杂志的发展则成为安防行业的一个风向标。《中国公共安全》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安防界的喉舌、代表性刊物,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的杂志。
从2012年起,杂志又有很大进步,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扩大了容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发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中国公共安全》的进步发展,我认为是坚持了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方向:立足公安科技,根值安防沃土。一本刊物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读者的欢迎,很重要的是宗旨方向是否明确。《中国公共安全》这几年发表的文章,证明了我们始终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思维,坚持深入市场一线,引领了安防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历经了20年的艰难磨砺。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证明,这群杂志人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我们为了安防产业的发展呼号不息,是因为希望中国安防产业做大做强的梦想从来就没有熄灭;我们致力于安防行业一毫一厘的进步,是因为我们痛感安防产业的发展决无近路可寻。
耕耘
对后来人说,这20年就是中国安防历史的见证。《中国公共安全》能有今天,能成功地生存20年,走上这光辉的历程,无不凝聚着这群杂志人为之策划运筹的心血。
从2004年到2008年,杂志开辟“平安城市”专栏,报道由公安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城市报警监控系统示范城市和3111示范工程建设,派出多路记者跟踪报道了60多个城市建设成就,采访了40多位公安厅局长,阐述了平安城市建设思路和经验,邀请专家对其进行解读,对平安城市建设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中国平安城市建设发展的前沿动态,以技术和信息交流为广大从业者提供深刻启迪。宣传安防技术和产品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了产业转型发展。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我们派出记者奔赴灾区,实地了解安防报警监控系统在灾前灾后发挥作用的情况,并为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2011年开始,杂志重点关注了智慧城市建设,开辟“智慧城市”专栏。现在,“智慧城市”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抓住机遇和构建可持续的繁荣,城市需要变得更加“智慧”。以智能科技实现城市的运营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涵盖了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系统等等。智能安防技术和产品已在智能交通、以及监狱、司法、教育、公安、水利、电力、医院、商场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大“势”,方能做大“事”。类似这些文章,旨在为企业了解中国安防行业发展方向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我们重点关注了国内外知名安防企业的发展。先后采访报道了200多位安防企业负责人,不管是海康、大华、CSST、天地伟业、中兴力维、中星微等大企业,还是霍尼韦尔、泰科、安讯士等国外知名企业,抑或是一些起步不久的草根创业类企业,我们都不遗余力地去报道。
媒体其实是资源、信息和人脉的集聚和交流中心。《中国公共安全》通过多年的积累,也渐渐成为中国一个汇聚人气并具备大中型各种活动组织能力的平台。同时,杂志社秉承“立体办刊”的宗旨,也自觉地把杂志社塑造成一个能不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活动运营中心。2001年至今,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策划、运作了大量的活动,有的活动还成为了知名的品牌。如中国安防论坛,中国智慧城市高峰会,中国安防百强评选,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中国安发三十人评选、中国国际智能交通论坛等等。
“中国安防论坛”在2001年创办以后,已成为中国安防行业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13届,中国安防论坛借助于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丰富的资源,对不同领域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2003年创办的“中国国际智能交通论坛”和2011年创办的“中国智慧城市高峰会”,这些论坛邀请了院士、专家、学者,重点聚焦于国际国内安防技术和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发展。
说起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举办的大型活动。2004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安防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安防百强、中国安防十大新锐产品、中国安防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不能不说。这些评选活动已经成为中国安防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企业提升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被国内外行业企业广泛关注。
感谢
我们要衷心感谢读者。20年,是你们陪伴中国公共安全杂志走过了这段艰难而又光辉的岁月,你们用一种质朴的人生态度,关注中国公共安全杂志这株幼苗的成长。因为读者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读者就是我们最好的专家。唯有读者,才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和崇拜的偶像。离读者越近,离市场就越近。
我们要衷心感谢作者。20年,岁月如水。那些曾经的和现在的业余作者,他们有的是专家,有的是企业管理人员,有的是企业一线研发人员和营销人员,他们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无私奉献出来,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我们要衷心感谢编辑记者。他们在这个充满铜臭味时代,耐得住寂寞,无私奉献。正是有了大家赋予的满腔热忱,在我们编辑记者的笔下,一个个安防人艰苦创业的故事,一个个未曾发现的潜在市场而变得生动、隽永,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我们一次次穿行在市场和企业之间,是因为我们爱,因为爱,我们恨;因为爱,我们争,因为爱,我们以职业记者特有的方式,和企业和百万安防人血脉相连。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传承跨越,二十年时光荏苒。
与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历史相比显得很短暂。但是,这20年无凝是中国安防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仅仅是一本杂志,却引导和见证了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沧桑巨变。
20年,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也看到了不足,比如,管理机制、经营体制有待进一步改善,人才培育和对读者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平台需要进一步打造。
知不足方能前进。《中国公共安全》杂志要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看下一个20年的改革、创新和坚忍不拔的努力!
迎着未来,我们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