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监控 - 门禁一卡通 - 智能家居 - 防盗报警 - 资讯 - 专题 - 产品中心 - 企业库 - 视频 - 下载 - 人才 - 安博会 - 论坛 - 博客 - 微博
首页 >> 安防专题 >> 2012中国智能城市高峰会 >> 最新动态 >>正文
“智慧城市”智慧创造
2012-03-26 10:03:01 来源: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fanzhichao

         从“家庭农场”到“云中生活”,从“品牌重生”到“三区融合”……上海人锐意进取的智慧体现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上海在敢闯敢试中需要勇气、彰显活力、更期待智慧。因为突破困境需要智慧,破解难题也需要智慧,而智慧的源泉,在于人。

智慧之光深植草根实践基层创意

“创新不仅体现在高科技领域,”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战告诉记者。即使是在GDP占比不足1%的现代农业领域,上海人也不乏敢“闯”敢“试”的智慧。

在松江区,勤恳劳作的农民用智慧让“家庭农场”成为现实。“以前农村中基本上每户家庭都有田,却不是家家都种田,抛荒现象随之产生。”全国人大代表、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告诉记者,“家庭农场”的实质就是将土地承包权、所有权和实际经营权适度分离。由村民自愿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授权委托书,再公开招聘家庭农场经营者,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

目前,松江共有1114户家庭农场,经营耕地12.99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8%。“以前,平均每户人家承包4-5亩土地,一年种粮产出只有3000公斤,而一户家庭农场平均种粮160亩,年产水稻近10万公斤,”盛亚飞说。实行家庭农场3年多来,粮田机耕率达到100%,机收率99.5%,户均净收益超过10万元,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下转A3版)

(上接第1版)

智慧来自基层,草根实践更难能可贵。一双“回力”鞋,被网店掌柜戏称“很潮很来钱”,历经破产、重组的上海回力主抓设计、品牌和营销,生产则交给质量过关、成本较低的外地制鞋厂,在变迁中找到了生存的智慧;一瓶护肤霜卖出1000多元,在老上海月份牌上出现的旗袍少女“双妹”悄然复活,迈出了民族日化企业创造本土高端品牌的第一步;本无“甜蜜”资源的上海光明糖业却占据了全国糖业龙头的地位,收购外地糖厂、控制产地资源,商业模式赢得先机……转型的智慧让老品牌重获新生。

智慧经济引领产业转型云中生活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海人也不乏“闯”和“试”的智慧。

作为中国首个物联网智慧社区,金桥碧云社区正演绎出未来生活的雏形:水电表自动抄报、上医院可“居家候诊”、去餐厅前在家“点单”……全国人大代表、杨浦区区长金兴明告诉记者,打造碧云智慧社区的这家公司是不折不扣的本土企业,他们还在众多知名企业参与的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招标中脱颖而出。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邵志清勾画出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蓝图:这是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城市。早在2010年,上海启动“云海计划”打造工业、金融、科技、电力智能等10朵“专业云”,目前已形成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杨浦云计算创新基地和浦东软件园“金三角”,全面探索智慧城市的“云中生活”。与此同时,上海布局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四个重心,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整合,让“智慧城市”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新兴产业领域,中小企业是一支生力军。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上海创新思路,先后拿出三个10亿元,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和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切实缓解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大学蕴藏着无穷的创新潜力,大部分原创性技术储备被束之高阁,需要政府来点燃最后一把火,激活这些休眠的成果!”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大声疾呼。

对此,作为科技部全国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之一的杨浦区给出了智慧的回答:积极倡导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同济大学边上的赤峰路原来毫不知名,如今云集了几百家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公司自发形成“设计一条街”,“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开始显山露水。

智慧在人建设人才高地引智全球

每年秋风送爽之际,总有世界各地的跨国企业老总相约而来,参加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为上海的发展献计献策。举办了23届的上海市长咨询会议每年都针对上海经济发展中的1至2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早已成为上海发展的“国际智囊团”。

智慧在人,上海提出要建人才高地。作为首批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单位,中国商飞公司在张江高科技园建立设计研发中心,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搭建一流的创业平台。公司破格提拔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担任总设计师助理、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飞行师等职务,让他们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施展才华。

“在人才引进中,要注意发挥团队的智慧,”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还“有话要说”。近年来,“浦江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政策层出不穷,力度不断加大,不过都只瞄准人才个体。实际上,目前与国家需求密切相关的前沿领域,站在最前端的往往是一支研究团队,而不仅仅是某一杰出人才。因此,上海在高端智库引进中,应越来越注重高精尖人才团队的整体吸纳,而不单单是花大价钱吸引单一的领军人才。

行业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