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CPSE再创新辉煌
2011年10月29-11月1日,第十三届CPSE安博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安博会实现了新的跨越:展览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含室外面积),展位5500个,来自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参展,来自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和买家光临盛会,预计观众将突破12万多人次。无论是展览规模还是观众人数,均创历届之最。
展会期间,主办方还将举行全球安防盛典、三星--第十届中国安防论坛、全球安防贡献奖颁奖、金鼎奖颁奖、全球安防联盟大会等一系列国际性会议和颁奖活动。
今年CPSE安博会,1号馆和6号馆为国际馆,2号馆是智能家居和楼宇对讲,3号馆是防盗报警及楼宇对讲和智能家居,4号馆为综合馆,其余大部分展馆都是视频监控展区。索尼、博世、松下、霍尼韦尔、三星、LG、腾龙、泰科、GE、英格索兰、浦项、三洋、安讯士等国际巨头;CSST、海康威视、大华股份、英飞拓、安居宝、捷顺科技、大立科技等安防上市企业;中兴力维、天地伟业、创维群欣、联嘉祥、科达、烽火集团、海思、中星、神州数码、长虹安防、汉邦高科、金鹏、亚安、慧锐通、博康等中国安防百强企业悉数登场。
与2009第十二届CPSE安博会相比,本届安博会展览面积增加了2万平米,增幅22%;标准展位增加984个,增幅23%;参展商数量增加167家,增幅12.5%。
本届展会租用深圳会展中心全部9个展馆,展览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含室外面积)。也就是说,CPSE安博会的规模已经顶破展馆“天花板”。由于展馆面积有限,仍然有近300家企业没有订到展位。这就面临一个新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展会规模再扩大,会展中心就容不下了。怎么办?
深圳会展中心2004年建成,几年之内估计深圳不可能再建新的会展中心。那么出路只有两个:一是借鉴广交和高交会的做法,分期展览。
分期展览就是借鉴国际展览业经验,按照国际惯例调整产品分类和展区设置,将一届展会分成两期或多期举办,通过空间换时间,解决展会展位不足的难题。这种方式,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和会展潮流。国内最早分期举行的是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每年举办两届(春秋两季各一届),每届分三期举办,每期中间设三天换展期(即上期展商撤展、下期展商布展)。现在,高交会每届也分为两期举办。
分期展览有一个不足和缺憾,就是无形之中会造成观众的分流。再者,就目前安防行业整体规模而言,CPSE安博会还不可能一下子达到需要分两期举办的规模,这就难免出现“一期不够、两期不满”的尴尬,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分期举办的。
那么,只有另一条路可走:提升参展门槛儿,比如提高展位价格,或者增加国际展区面积和展位;再比如规定参展企业至少预订4个或6个以上展位等。这样一来,小的参展商就有可能拿不到“入场券”。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或者其他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展位不足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主办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但作为企业和参展商,最明智和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下届展会预订展位还须早,否则会很被动。
作为两年一届的行业大展,CPSE安博会吸引了三星、松下、索尼、霍尼韦尔、GE、博世、泰科、英格索兰、日立等53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参展,国内主流安防企业几乎无一缺席。安博会上展出产品代表了当今安防行业最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方向,许多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产品在展会上首次亮相。CPSE安博会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市场晴雨表。因此,多年来,一直都牵动行业的神经。
一位从事安防行业20余年的安防企业老总这样评价:对于安防企业而言,CPSE安博会是展示企业形象的舞台,是与业界交流的平台;对于中国安防产业,CPSE安博会是新技术新概念孕育的摇篮,是世界与中国安防沟通的桥梁。CPSE安博会的发展之路是中国安防行业发展之路的缩影。CPSE安博会曾是深圳的,曾是中国的。现在,它是世界的。